校园跑腿这块业务,其实已经存在了好几年的时间,基本的服务为代拿快递、代拿外卖,以及代买零食等,也有不少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内获得了融资,但目前发展均不太理想。
首先,肯定的是这个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,比如快递这一块,学生的快递数量快速上升中,每年都在快速增长,天猫**,进入校园的快递数近4000万个,基本人均一个多。同样的外卖市场也在快速增长中,而校园外卖基本都没有专送团队支撑,因此这块存在一定的派送市场。
其次,客单价也在不断提升中,记得代拿快递这个服务,在13年左右,大部分学校的价格还是0.5元每个,后来上升到1元、2元,如今部门地区高校跑腿服务的费用已经上升到3—5元,但是学生依旧有不错的消费能力。
在市场增长的同时,我们需要反思此前的**者出师不利的原因,在我看来较重要的就是人效的配比,也就是一个跑腿人员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,建立符合场景的配送体系,才能够承载更多的订单,只有这样平台方和跑腿的个人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,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外部资金的注入。
另外就是注重后续延展业务的开展,比如经常帮学生跑腿买可乐,订单数达到较高稳定的时候,可以考虑自己成为渠道方进行可乐的售卖,这样则多赚取了一道渠道方的费用。
目前,大学生网购增多,而网购货物一般通过快递进行配送,在配送环节,货物入校成为解决大学生便捷购物的难点。